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行业新闻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四个问题解决方案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 2021-02-18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至今为止,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已经于2018年12月29日和2019年12月17日分别两批认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和29个。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了11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注:创建和认定是两个概念)。

各地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园宗旨,强化创建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建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力示范带动了区域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现代农业产业园搞得对不对、好不好,有标准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标志,你搞的农业产业园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真的现代化了,从以下几方面对照就可以看出来:

一是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产业园由于聚焦当地主导产业,要素资源集中投放在某个区域优先发展,同时产业集聚产生外部的优势和全产业链集约可控,一定会产生明显的提质增效效果。

各产业园选择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综合施策,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强化链条延伸和集约开发,打造产业集群,将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在区域甚至在全国处于..地位。

如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标准化茶园1.57万hm2,茶叶产量约占全国的1/20,已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研发、人才、电商等各类产业要素聚集的现代高效茶业示范经济综合体,安溪铁观音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

二是科技驱动更加有力

各产业园可以集中融合资源,搭建平台,与科研院校开展紧密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示范、推广,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目前,6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有23个产业园拥有院士工作站,有7个产业园拥有博士后工作站,有12个产业园拥有...研发、试验、检测中心。依托这些科研平台,以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为手段,为产业园发展、人才培养、科技贡献提升等提供技术支撑,产业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如陕西省洛川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为基地,组建了洛川苹果产业开发院士工作站,建成...苹果种质资源圃和...苹果选种场各33.33hm2,引进种质资源2000份,引进400个苹果新品种、品系、砧木和100个自优选系进行比较试验,培育出秦脆、秦蜜等5个新品种,取得免套袋、免人工疏花疏果、重茬栽培、矮砧宽行种植、以虫治虫生物物理防治等20多项重大技术突破。

三是产业融合不断深入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园科学规划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休闲、服务等功能板块,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业间横向拓展,形成产加销、农工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打破一、二、三产业割裂形态,积极探索深度融合和系统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六次产业新业态。

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陈皮”产业,建设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强化精深加工,形成茶、饼、酒、酱、酵素、调料、凉果等系列产品35大类、100多个品种,建设新会陈皮标准仓储中心,深挖陈皮产业生态、休闲、健康和文化价值,建成中国..集陈皮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四是带动农民作用初显

全国许多产业园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推动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深化“订单农业+合同价收购+二次分红”利益联结模式,探索构建“大园区+小庭园”、“大产业+小业主”等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018年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比2016年增长27%,比各产业园所在县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同时,有19家产业园积极探索财政奖补资金折股量化等新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增值收益,有效增加农民财政性收入。

如湖南省宁乡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将4300万元财政资金通过合作社作为股权资金入股企业,以保底(5%)+浮动的形式参与企业年底分红。分红的20%作为村集体的管理运行经费,剩余80%按照向企业流转的土地、交售的粮食或宁乡花猪数通过合作社分给农户。

五是品牌建设实现突破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区域品牌”是产业兴旺的抓手。也就是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脱贫攻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吉林大米、寿光蔬菜、盱眙龙虾、洛川苹果、普洱茶叶、横县茉莉花等等,都是典型例证。

在全国各大产业园,品牌建设贯穿其中,是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标志和抓手。

各产业园构建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大力推进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的产品品牌,归根到底的目的是,为了让产品在市场中有竞争力,让消费者能够辨识和放心,这正是做品牌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截止目前,产业园共培育出五常大米、东坡泡菜、宁乡花猪等区域公用品牌53个,其中,琯溪蜜柚、金乡大蒜入选“中国欧盟10+10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品”,安溪铁观音、横县茉莉花入选“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

现代农业产业园“5要素”

搞好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紧紧抓住以下5个要素:目标、条件、任务、管理、联动带农。

1、创建目标。

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2、创建条件。

发展功能定位准确,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设水平区域..,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带动农民作用显著,政策支持措施有力,组织管理健全完善。

3、创建任务。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

4、管理机制。

要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运营机构,优化营销环境。

5、联动带农。

实现农产品由简单买卖向契约合作转变,土地由简单流转向股份合作转变,扶持资金由新型主体享有向农户共享转变,农村资产由权属不清、闲置分散到产权明晰、整合盘活转变。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要严守“五不列入”的申报底线要求,即“机器人戴草帽”的不列入,一家独大、一家独办的不列入,只有生产、没有加工的不列入,产业园范围过大、过小的不列入,工作部署推进不力的不列入。